民盟湛江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中心城区内涝治理的建议》(第20250339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做好防洪标准的评估并制定防洪排涝方案”的建议
为加强规划引领,有效指导构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自然资源局于2023年5月印发实施了《湛江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规划贯彻低影响建设发展策略,提出从源头减排的雨水全过程统筹管理措施,评估排水防涝能力及风险,进行排水管网系统规划、涝水行泄通道和雨水调蓄设施规划,科学谋划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布局与建设时序,相关规划成果内容已纳入《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同时,为做好重点开发片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加强重点工程市政排水(雨水)防涝设施的规划协调,在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局近期还积极协助相关单位编制《湛江市南方海谷智慧城片区排水专项研究及竖向优化》《湛江西城片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湛江市高铁新城片区排水专项规划》,重点规划梳理竖向影响要素和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控制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片区排水防涝能力,为后续城市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为落实“污涝同治”目标,市水务局2019年牵头编制完成了《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规划(2019-2030年)》《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3年)》,为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提供了规划依据和实施方案。同时,市水务局已于2024年着手开展《广东省湛江市防洪规划(2022-2035)》编制工作。计划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应确定为200年一遇,九洲江流域内城区防洪标准确定为50年一遇,乡镇农田区域防洪标准20年一遇,鉴江流域内城区防洪标准确定为50年一遇,乡镇农田区域防洪标准20年一遇等。城市治涝标准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定为50年一遇;外围城市按排涝设计标准按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致灾。中心城区“一湾两岸”涉及海岸带近中期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远期展望为200年一遇;其他区域海岸带防潮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按20~50年一遇防海潮标准设防。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雨污分流建设”的建议
2020年,根据市政府的授权,市水务局作为实施机构组织实施了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2019-2023年第一阶段)特许经营项目,以基本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确保通过2020年国家考核为目标。该项目自2020年5月起全面开工建设,经过半年的奋战,于2020年11月通过了国家核查。
2023年起,市住建局又牵头推动了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生态治理工程的建设。近期,市住建局已谋划多个雨污分流项目,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对尚未完成雨污分流的城中村、老旧小区和有物业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在保证治污效果的前提下,尽快解决总口截污问题。
三、关于“现有的内涝点要有专门整治方案”的建议
(一)关于“建设雨水盖板沟解决临海(或临河)片区的内涝问题”的建议
按照城市道路建设规划和设计,道路绿化带及人行道地下空间多设计为高压线缆,通信、燃气、自来水等管线布设通道。经过长时间建设,现状我市中心城区市政道路的绿化带及人行道地下空间基本已用于铺设燃气、自来水管道、高压线落地、国防光缆、5G通信线缆等,已没有空间建设雨水盖板沟。此外,结合水生态治理“揭盖复明”,环保、防疫等方面的要求,盖板沟的方式已不适应城市的要求。我市现状临海、临河区域内涝问题主要原因是水位的顶托和原排水管道的标准偏低,需要通过对老旧管道的更新改造和在关键出口增设闸门和泵站等措施解决。
(二)关于“内涝严重的要有多种措施”的建议
目前,我局正在实施昌大昌片区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和中心城区重要点位地下管网更新改造项目。昌大昌项目通过更新老旧管道、拓宽排涝空间,新建雨水管渠,增加排涝通道等措施解决排水问题。特别是排涝泵闸建成后,将能够有效解决该片区严重积水问题。重要点位管网更新改造项目针对市区现状水浸点,通过增设排水管道、改造老旧排水管等措施,提高排水效率。
市住建局正在开展赤坎江流域,百姓渠及平阳渠流域,文保河、三号渠及绿塘河流域的中心城区地下雨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及湛江市中心城区雨水调蓄设施一期工程。通过建立完善“雨水口及连接管→雨水干支管改造→雨水主干管改造→天然水体调蓄→排涝通道改造或新增/河道整治/新增强排泵站→海洋”的全路径、全过程雨水排水途径,系统提升流域的排涝能力。
同时,市住建局已谋划的项目针对内涝严重区域均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措施。拟解决内涝区域包括爱琴海片区、南山涵洞片区、火车南站片区、东堤一横路片区等,解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上游分流、管网提标、雨水口升级改造、增加强排措施等
四、关于“做好排水设施建设和运维并重长效考核机制”的建议
市自然资源局在审批管理中充分发挥规划管控和引导作用,严格落实排水防涝设施、调蓄空间、雨水径流和竖向管控等要求,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加快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和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建设工作,办理相关规划审批手续。
市水务局主要负责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和建设方案审批(市、区分级管理),负责军民水闸的运行管理及防洪调度工作,负责指导赤坎水库(市运河局负责管理)、南柳河大闸(霞山区政府负责管理)的运行管理及防洪调度工作,负责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负责配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各区政府(管委会)开展内涝治理工作。
目前,我市重大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均有列入湛江市重点项目、年度湛江市区市政建设计划、年度综合考核评价,部分项目还列入省民生实事推进。项目建设时间节点按照施工许可和合同工期推进,项目标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有较为完备的流程。在设施管养和维护方面,日常维护以及年度维护情况均作为相关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工作之一,日常也通过主管部门进行监督考核。目前也在谋划探索“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排水设施建设和运维的长效机制。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