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路玉萍)八年长跑,三年冲刺。 13日,从全国爱卫办传来喜讯,湛江创卫工作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组专家一致认为,湛江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不遗余力地推进创卫工作,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同意湛江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技术评估。
4月28日至29日,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全国爱卫办组织有关专家,分成7个小组,深入检查了我市市区的机关学校、窗口单位、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等。专家组按照相关评估条例,以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采取查阅资料、访谈、现场检查等方式,深入到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中小学校、公交车站、农贸市场等点位,走访了街道社区居民,查看了大街小巷、主次干道,全面了解我市市容环境、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爱卫组织管理、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在技术评估报告反馈意见中,专家组一致认为,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能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推动湛江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不遗余力地推进创卫工作,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同时,技术评估组专家还对我市创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整改意见,希望我市再接再厉,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认真梳理技术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抓紧整改落实,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全完善长效运行机制,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全市各级专业机构整体能力建设,以市带县,尤其是督促落实和提高县(区)级专业机构的能力建设,强化专业技术指导与人员培训,注重网络舆情的及时有效处置;继续加强“五小”行业管理,规范消毒措施,特别是对经营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的卫生知识、安全知识的培训,消除卫生死角,巩固和扩大城中村治理成果,尤其是加强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环节的监管,加快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搬迁进程;加强饮用水资源保护,加快备用水源建设,加大环保力度,提升市容环卫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重点单位防鼠、防蝇设施建设等,巩固和发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根据程序,在通过国家技术评估之后,全国爱卫办要求我市对技术评估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及时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由省爱卫办检查验收,验收通过后,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综合评审通过以后,还要进行公示,才能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