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对市直行评团第五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行政管理方面
1、个别工作人员对行评工作认识不足,参与行评的积极性不高
整改措施:开展“三看”活动,对局机关、系统行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督促落实,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参与行评工作的积极性。一看各单位行评工作部署会议召开情况,检查各单位领导对行评工作是否重视,工作人员是否积极参与;二看是各单位是否组织了学习和讨论,检查学习记录是否完整,行风评议工作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对局行评办转发和下发的行评文件是否及时进行了传达学习和讨论;三看各单位问题是否找准,原因分析是否透彻,整改措施是否务实可行,检查各单位查找问题、梳理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等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各单位做到“三不放过”:一是对思想认识不到位的不放过;二是对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核查不认真不清楚的不放过;三是对整改行动不迅速、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放过。
责任领导:江向阳、孔令培、麦建丰、陈勇、戴华荣、
陈建华、全勇、邹小明、李明、邸海鹰、赖宏
牵头科室:办公室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基层各单位
责 任 人:各科室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
2、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少维护的职能错位现象
整改措施:一是推进数字化城管,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结合城市智能管理中心建设,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探索城市管理数字化、科学化管理模式,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理顺我市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管理机制。逐步扩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范围(含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等),,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联动”和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区干事、市考核”的监督管理机制,并逐步形成以市为核心、区为主体、职能部门保障、街道(社区)为基础、市民人人参与的管理模式。三是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人员主动巡查制度。积极动员和鼓励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休闲中人人都当巡查员,个个都做监管员,建立及时发现、及早反映和快速处置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预防因城市日常管理工作的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有效提升我局城市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局系统全体人员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关于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均按程序举报到局投诉处理办公室,每年对系统人员反映问题的总案件量、分类案件量,案件处理率、各单位反映案件数、个人反映案件数等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情况进行通报。四是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统一管理、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加快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养护等市政公用行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伐,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
责任领导:江向阳、孔令培、麦建丰、陈勇、戴华荣、
陈建华、全勇、邹小明、李明、邸海鹰、赖宏
牵头科室:办公室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
责 任 人:各科室负责人
3、个别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学习、教育、业务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转变观念,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举行学习培训班,请专家学者来授课,提高业务水平;定期举行通报会、学习会,互通情况,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各方面的专才;组织外出考察,开拓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责任领导:麦建丰、邹小明
牵头科室:人事科
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责 任 人:各科室负责人
4、局机关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措施:本着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目的,坚持全局原则、沟通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积极畅通上下级之间、本科室内部、相关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联络内外,及时反馈情况,合理分工,互相协作、配合,及时解决问题,共同为实现全局目标而工作。一是加强科室之间的总体协调。局领导负责机关各科室之间的总体工作协调,科室领导负责本科室内部以及与本科室相关工作的协调。办公室根据局领导的工作意图、思路和要求,协助局领导对全局各科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步骤进行综合协调,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加强科室之间的团结合作。各科室要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明确职能、精干高效、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建立协调、高效、合理的内部合作机制,加强业务交流和协调,共享业务信息资源,互相配合做好工作,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工作高效运转。
责任领导:江向阳、孔令培、麦建丰、陈勇、戴华荣、
陈建华、全勇、邹小明、李明、邸海鹰、赖宏
牵头科室:办公室
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
责 任 人:各科室负责人
二、公园管理方面
5、中澳友谊花园大门“双环”装饰已没有花,竹棚架尚在,有碍景观的问题。该单位已对“双环”铁管结构框架重新油漆防锈翻新,并在框架内分层次种植了炮仗花和使君子这类开花藤本植物,重新修复了微喷淋设备,加强施肥等日常管理,力争短时间使植物生长茂盛,恢复植物“双环”景观。中澳友谊花园内有一段木质板桥出现腐烂现象且有破裂的问题。经该单位主动与行评团联系,明确了具体位置在近海边草亭下木栈道有一处约1.5㎡的木板出现凹陷现象,该单位立即组织修复,已更换木板并油漆。(图1、图2、图3)
6、中澳友谊花园内设有公司且有人居住等现象,经调查,公司不存在有人居住,是晚上安排人值班,因公司是通过市财政招租的,合同期还有2年,公园管理单位已通知公司将招牌收进里面,并通知其今后不得乱悬挂晾晒物品。
7、渔港公园健身器材年久失修,无人拆除和维修的问题,我局园林绿化管理科已通知所有公园管理单位自查管辖范围内健身器材,损毁严重无法修复的立即拆除,小问题及时维修,并统计更换和添置健身器材数量,上报市政府申请解决经费,重新采购一批安装在各公园绿地。(图4)
8、市区公厕设置不足,如渔港公园等长期设置流动厕所,应适当增加公厕,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渔港公园钟楼附近已考虑结合海滨浴场配套设施增加一座公厕,目前正在抓紧编制施工图和预算,力争近期动工建设。北桥公园新增公厕正在抓紧施工,下月竣工投入使用。
三、道路管理方面
9、椹川大道北站路口红绿灯往赤坎方向不到100米非机动车道上的路障已在早些时候清除完毕。
10、人民大道京基城往体育北路方向路口在非机动车道上的铁柱型障碍物,属于交警安装在安全岛上的保护装置。
11、人民大道中龙潮路口铺设反光球,属于交警安装在路面的交通道路装置。
12、关于海滨船厂对面有共建管线工作井没有井盖的问题,我局市政工程管理科立即督促工作井的权属单位对其进行完善工作,现已完成工作井铺砌和井盖安装。(图5)
13、椹川大道南704地质队宿舍门口左侧人行道绿化带种有树木,但无花草,也不铺设瓷砖,泥土较多,有碍市容的问题。经现场查看,704地质队宿舍门口附近人行道和绿化带被该单位退休职工和外来人员长期占用,并在绿化带乱铺设砖块及占用人行道搭建台凳在榕树下聚众打牌,原绿化带所种植物被踩踏无法生长。园林处已在该人行道已铺设了30多平方透水砖,改变了黄土露天的问题。(图6)
14、霞山区704宿舍左转向文明西路方向,单行道常年破烂失修问题,市霞山市政维护站已于
15、已取消。
四、路灯管理方面
16、人民大道公安局至三星段电灯柱的接线口为开放式,存在安全隐患。该处属开发区,不在我局管辖范围。
17、霞山区工农路段,路灯检测损坏问题,损坏路灯已经修复。市区的路灯亮化率要求是95%,路灯所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对市区的路灯进行巡查,维修,但由于人手有限,路灯个别路段,个别路灯不亮都是在允许范围内。
18、霞山区逸仙路路灯不够亮问题,路灯设置已久,灯旧,若要整改,需要市政府拨款;该段路树大叶茂,对灯光起一定的遮挡作用。
五、其他方面
19、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附在水费中加收后,环卫工人不上门收垃圾问题,我局多次召集各区领导、创卫办和环卫处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明确上门收集垃圾工作是创卫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求各区加强管理该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同时我局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上门收集垃圾有偿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环卫部门要派人每天定时到居民家门口收集生活垃圾;二是单位宿舍和物业小区自行负责收集垃圾工作的,辖区环卫单位要监督管理,并及时返还在水费中收取的相关费用;三是城中村要自行组织卫生清洁队,负责村内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环卫处要按规定返还上门收集垃圾有偿服务费和卫生清洁费。
20、办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减免时,需要提交民政局出具的低保证和街道办出具的低保证明,手续重复问题,我局经过研究,决定由原来的6项相关证件简化为3项:1、低保证、2、身份证、3、近期水费单。
21、市区街道边的景观树保护力度需加强的问题,市园林处对我局管辖范围内道路行道树倾斜问题进行扶正,加固护桩处理,并加强肥水等日常管理。
22、已取消。
23、赤坎区南华市场逢雨必浸问题,已列入湛江市水浸街整治工程,在创业路铺管疏导水流,解决南华水浸街问题。
24、同第7点。
25、调顺路破烂不堪问题,市赤坎市政维护站巡查调顺路,已对破损路面进行补强和修复。(图8)